被忽视的助听器
发布日期:2023-03-20 浏览次数 :327次
近日,南京大学发布的《敢问天籁:关于老年听力健康的十个问题》显示,按目前老年人口计算,约7000万人群需要佩戴助听器恢复听力。然而,目前助听器的使用率在中国只有5%~10%,绝大多数听障老人仍生活在混沌不清的世界里。
越早佩戴效果越好
“人的听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加下降,同时每一个个体又不太一样,”天津市耳鼻喉科研究所所长王巍分析称,不同人的听力下降时间早晚不同,就像年龄大了之后老人花眼的时间有所差异,都是一种神经的退行性变化。“但是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叠加了比如说聋病的家族史,或者是平时工作压力大,再或者身体状况不好,也会更早地出现听力下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听语中心副教授孟照莉也表示,老年听力障碍的出现一方面跟年龄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和遗传也有关系,此外,如果患者以前接触过噪音或者使用过耳毒性药物等因素也会导致听力的下降。
老年听力障碍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首先会导致交流障碍,其次可能造成家庭矛盾、精神心理问题,还有安全上的风险等。老年听力障碍还是引起老年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
正是基于上述诸因素的考虑,医生都提倡老年听力障碍的早期干预。如果到了中重度听力障碍阶段,首选方案就是让患者佩戴助听器。
孟照莉进一步指出,对于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当助听器不能满足听力基本需求时,应及时考虑人工耳蜗。
在专家看来,大众对老年性听力损失的认识不够,不知道老年性听力损失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整个家庭包括老年人自己也都不重视,认为这是正常现象不需要就医。另一方面,有些老年人由于长期不愿意佩戴助听器,导致“听觉剥夺”,从而致使大脑功能退化得很厉害,即使佩戴了助听器也只能听得到但是听不清,所以很多时候对助听器的效果不满意。
王巍在临床中接诊过很多老年耳聋的患者,她发现很多人的误区是认为聋病都可以用药物治疗。“但实际上,年龄造成的听力障碍用药是没有效果的,这种情况助听器才是首选。”还有很多老人觉得戴了助听器别人会把他看作残疾人,于是不能接受。
助听器的价格或许也影响了它的佩戴率。记者了解到,按照科学流程验配的助听器每套价格在几千块钱到几万块钱之间。王巍介绍,不同的助听器针对不同的患者类型以及不同的日常聆听需求,患者对助听器的音质也有偏好,所以也看患者的选择。
在线上购物愈加流行的今天,电商平台上的助听器产品“琳琅满目”。不过和专业验配店的服务流程有所不同,网上销售助听器的模式“简单粗暴”。记者以顾客身份随机咨询多家助听器网店,客服人员往往仅简单问一句患者听力障碍的程度,随即推荐“合适的产品”。当记者询问是否有必要测试听力时,工作人员均表示,“助听器可以直接购买”。
然而,关于网购的助听器产品的差评并不少见。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多位消费者投诉称自己在网上购买的助听器产品质量有问题,包括助听效果不佳、持续啸叫、杂音无法消除等。
对此专家建议,老年人应该先到医院进行听力学检查、诊断,先弄清楚听力下降的原因,排除需要医学治疗的听力损失。当确定需要佩戴助听器时,也要首先进行准确的听力评估。
(《新京报》10.7 孙文轩)